20世纪初,中国出现多批公派或自费留学日本的青年美术学生,他们大多自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学习,主要以西方油画、雕塑为主要领域。许多留日学子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艺术家,其中的代表包括李叔同、高剑父、陈师曾、陈抱一、关良、丰子恺、傅抱石等。
充满力量感和激情的作品给观众就是一个"PUNCH",这不是毫无规则的乱拳出击,他有他的规律和节奏,大面积的鲜艳色彩中用黑色控制雀跃的韵律,潇洒自如的黑色墨迹,便是唐承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敬意。而渐变的留白创造出虚实空间,让画面有灵动、透气之感,收放自如。
“我要封锁我自己的一些流量,你不能有太多这种东西,人需要有一种自控的和自律的状态,你控制住自己,你才会得到一个最好的状态。控制自己的一种宣泄的东西,这时候你会被你的画面吸引,你会通过画面去寻找另外一个世界的可能性,我觉得自律是艺术创作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便要养成这样“自控自律”的习惯。唐承华的艺术创作和在日本生活有关,日本人的自律和细节控很严重,我们从它的文化结构和精神世界里能看出来。但日本也有西方渲染的东西,很灿烂的东西,自律更多是东方文化的一种价值体系。
“他们两个结合点做的很到位,不管从时尚、饮食来看,日本当代艺术在20年前比我们发达很多,只是因为我们有些社会因素,没有更多地宣传他们。”
西方大师们如德拉克罗瓦、梵高、马蒂斯、康定斯基等的画作中经常充满着对东方世界的神奇想象,然而大多只算是对表象的理解,是西方现代艺术对“东方”概念的小小结论。唐承华绘画的巨大成就在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作品洋溢着对东方精神的理解,并将自己的作品融入到东方的艺术哲学之中。
在西方人看来,唐承华的绘画是迎合了他们普遍意义上对“东方”遐想的心理期待;而在中国,人们所赞赏的是他将“抽象”绘画的理解东方化,使之在精神上得以融通。于是唐承华的绘画便成为东、西方人眼中的成功的视觉经验。
唐承华那痛快酣畅的作品所蕴含的东方意韵令人沉醉,而其笔端也自然地流露出了几十年海外生活所理解和渗透的日本和西方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融会贯通了中西方文化,充分运用西方文化的表现手法,把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国美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美好的意象不时触动人们的心弦,使涌动着的神奇变化的风云、奔腾咆啸的海涛顿时融化在无尽的艺术幻想中。